舒城县:打造优质阳光的招投标市场环境
2025年,舒城县积极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在全国范围内的大流通、大循环,切实做到破壁垒、简程序、降成本,交易市场变“有形”为“无形”,全力打造“无感”交易,实现交易数字化、服务标准化、监管智能化,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深化数字化转型,提升平台智能水平。实现从项目信息登记、交易文件发布、成交结果确认、项目合同签订等全流程在线办理。企业与实施主体、交易平台和监管部门在交易结束前线下零见面、零交流、零接触,线上快办理、全服务、速回应。改善开评标环境,新建2间不见面开标大厅和5个远程异地评标独立工位,建设完成2间标准化隔夜评标休息室。
推进标准化服务,促进交易提质增效。修订完善《舒城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服务细则》,明确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国有产权和土地矿产四大板块十类业务办理服务标准,责任到人、落实到位、限时办结。严格落实业务办理“首问负责制”,持续开展“亲切服务”,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推、绕、拖”等情况发生。实行服务专班和服务责任人AB岗制度,交易过程安排专班专人全程跟踪服务。截至9月,累计为432个主客场项目的顺利交易提供服务。
强化智慧化监管,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开展“双盲”远程异地评标,截至专家刷门禁前主场不知客场位置、专家数量,客场不知当日项目信息,主场的招标人代表、代理机构工作人员与评标专家不见面,杜绝“打招呼”“人情分”等不正当的评标现象,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因素对评标活动的影响。2025年我县已开展“双盲”远程异地评标主场次数106场。合理运用各类招标文件示范文本,从源头控制,以满足招标项目的具体特点和需要为限,杜绝设置与项目规模、技术标准不匹配的业绩、奖项等评审内容。对重大项目招标文件进行集体会商,防止招标文件“量体裁衣”“对号入座”,坚决杜绝“带病挂网”;开展每周市县区招标文件互查,对反馈的问题或提示责令招标人限时整改。1-9月,共召开招标文件专题会商会82次,整改问题105个。
智能问答
首页
政务资讯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监管系统
皖公网安备  34150202000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