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洲:绝不允许自己占公家一丁点便宜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时间:2025-10-20 14:35
字号:下载我要纠错收藏

杨善洲常说:“我手中是有权力,但它是党和人民的,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

1970年,杨善洲夫人张玉珍生三女儿杨慧琴,家里缺粮,一家人靠野菜掺杂粮度日。乡民政干部经过看到这种情况,送去30斤救济大米和30斤粮票。后来杨善洲知道了,责怪张玉珍说:“我是党的干部,我们不要占公家的一点便宜,领导的家属决不能搞特殊!这大米和粮票要攒了还给公家!”差不多过了半年,张玉珍东拼西凑,才还清了这笔粮款。张玉珍说:“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公家归公家,个人归个人,我晓得他的性格,我可以少吃点,只是娃娃们饿着可怜啊……”

因杨善洲经常“阻止”好心人对他家人的帮助,二女儿杨慧兰还曾跟他怄过气。

杨慧兰没能考上大学,想回施甸找点事情做。她报考了当地公安局,还特意给爸爸杨善洲打了电话,请他打个招呼。结果录取名单出来却没有她。原来杨善洲根本没打招呼。

后来,杨慧兰和妹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学校,毕业后有了固定的工作,她们的大姐杨慧菊仍然还在农村务农。

在杨善洲退休上山种树之后,他和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多了,女儿们听到老百姓对爸爸的感激和好评多了,这才渐渐理解了他。

杨善洲去世后,在整理他的文稿时,杨慧兰读到了多年来埋藏在他心里的对家庭的歉疚:“我出来工作,家庭是很困难的,家有老母亲、老伴儿,后来又有3个娃娃,就靠老伴儿在家养老供小,我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家庭……我对家庭欠债很多……我从地委书记的位置上退下来,回到大亮山种树,除了想为家乡的群众做点实事,就是想离家近一点,每个月都争取回家看看。”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