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的地位、作用和发展历程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公管局发布时间:2019-12-04 08:00
字号:下载我要纠错收藏

      2014年起,每年的12月4日被定为国家宪法日,旨在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timg (2).jpg

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2.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3.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4.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

      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作用

 

      1.宪法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宪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3.宪法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4.宪法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宪法的发展历程

      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1949年具有临时宪法意义的《共同纲领》,到现行的1982年宪法的2018年修正版,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前身:共同纲领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且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宪法,却为宪法的订立奠定了基础。

      第一部:五四宪法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106条。被称为五四宪法。五四宪法是一部较为完善的宪法。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前夕由全国政协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

      第二部:七五宪法

      第二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75年1月17日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30条,被称为七五宪法。当时仍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所以带有比较浓重的文革色彩。

      第三部:七八宪法

      第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78年3月5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60条。被称为七八宪法。 

      第四部:八二宪法

      我国当前现行宪法。

      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并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进行了修正、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标签:
关联信息